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

享食人物誌 ─ 花蓮丹參好小子‧黃嘉銘


好山,好景,好男兒.

八八節的上午,享食家偕老友一同去拜訪這位在花蓮種丹參的好小子 ── 黃嘉銘.嘉銘的田地位於吉安鄉中央路大道附近,隨首一望即可見到毅然挺拔的山線,就在崇山夾擁的縱谷平原上,正孕育出同樣堅毅的夢想.

初次見到嘉銘,原本訪談前的緊張很快就被他的親切感所消溶掉,他侃侃而談地講起走上丹參種植的過程.在小時候,他就是個對昆蟲極度著迷的小孩,黃媽媽笑說嘉銘連在小baby階段,就會去找螞蟻了!隨著年紀增長,他對螞蟻的熱誠依然不減,高中時讀到《螞蟻‧螞蟻》一書,使他決定走向生物系,而後在研究所階段更是把螞蟻研究當作目標,取得碩士文憑.

但就在同時,嘉銘也開始思索自己將來的出路,他發現許多生科學生從事的主要是生技廠操作員、學校研究助理、或是一般業務.這些工作並不是他心中理想的目標,在他心裡,始終希望能繼續與大自然接觸,而務農就成了最後的選擇.

嘉銘還記得當初跟朋友宣布要種田時,朋友的驚訝與懷疑.不過這只是個開始,之後他開始尋找目標作物,走訪了西部的馬鈴薯大王,以及許多農業前輩,幾經嘗試和研究,最後選了適合花蓮風候的丹參和當歸.會選中藥材當作目標作物,嘉銘有先做過市場分析,他發現台灣每年進口中藥材數量相當龐大,而丹參做為複方用藥,進口量始終排在前三名,可見有一定的內需市場;此外隨著中國經濟成長,自身用藥量也逐漸增大,台灣要進到高品質的中藥材是越來越困難,因此發展台灣的中藥種植就有了利基.



當我們走到嘉銘的田地時,不禁想到他先前說的心路歷程.一開始嘉銘說較近的田都是雜草,似乎怕我們嫌他疏於照顧,不過我知道有機農業的辛苦,當然不會覺得奇怪.只是當親眼目睹頑生的雜草,才真正體會到這段路是多麼不好走.看到下圖的照片,第一眼可能還以為只有雜草叢生呢,而這正是不用除草劑最常見到的畫面.



種田首先要有地,嘉銘在吉安這邊比較了許多田,還透過爸爸的管道去打聽田地附近是否曾有汽修工廠,以免殘留物污染了土地.有了地,開始種植後卻發現有機農法困難重重,斜紋夜盜蛾、蝸牛都是常客,還直接把作物的莖給啃光了.為了對付蟲害,嘉銘也參考了許多學術報告,像是種許多辛香防蟲植物來驅除害蟲,但事實證明完全無效,連要趕蟲的植物自己也被蟲吃光光.最後只好用人工慢慢除蟲、除草,每天清早開始下田,依然除不盡快速生長的蔓草,這讓嘉銘不免想到不少農業前輩說的:不灑農藥不可能啦!


即便辛苦,伴著汗水,嘉銘不斷累積農業經驗,也持續在思考提升農業技術的方法,在訪問中他談到,機械化是他的目標,也有在比較不同的方法.此外他也積極地申請有機認證,說起有機認證,並不是個簡單的手續,得從土壤、水源、育苗等過程都接受嚴格的檢驗,才有機會取得認可,這中間所花費的精力與金錢都難為外人道也,像為了確定水源沒受污染,嘉銘還親自沿灌溉水渠探查源頭,確認上頭沒有污染源.有機之路相當辛苦,但是嘉銘很肯定地說,這是吃的東西,還是給別人吃的,要就要做到最好, 認證非做不可. 



丹參生長期約十個月,經過一年的栽種,藥效成份就有相當不錯的成果.嘉銘跟我們說,他會把產品送去檢驗,數據表明花蓮種的丹參藥效成份比進口的高出許多,品質優良,談到自家產品嘉銘臉上露出自信的神情.

我們進一步聊到採收的部份.嘉銘說每包丹參都是他跟爸爸親手摘採、清洗的,為了保持品質一致,他們會切掉頭部藥性成份較低的地方,並連虛根也拔除掉,留下的都是最菁華的部份.對農民來說,留越多部份重量越重,獲利自然越高,但嘉銘始終把品質放第一順位,所以毅然選取這種方式包裝,寧可自己少賺點,也不賣低品質的貨.至於消費者把丹參買回家後,只要切片或切塊下湯烹煮即可,據嘉銘說,丹參只要加上高湯就很美味,不需要另外再加鹽巴等來調味了,聽了真讓人心動!對丹參料理有興趣的請點擊這裡.


而在功效上,根據古代中國醫學典籍所述,丹參具清血功能,有益於心肝,將來在保健食品的開發上相當具有潛力.且因為丹參性無毒,可用於藥膳調理,享食家認為應用到燉物、火鍋的料理上應該也極具潛力.

為了開發產品的多元用途,嘉銘還有製作丹參跟當歸茶包.享食家本來以為茶包是以較次級的材料製作,這樣原則上也較符合食品加工的成本考量,不過沒想到連茶包使用的丹參都是最好的,嘉銘說他絕不把次級貨拿來魚目混珠!不僅如此,茶包也是純棉材質,沖泡時不用擔心是否會溶出有傷身體的物質.聽到這麼多細節,只能說嘉銘是個很細心的農夫,每個小環節都有注意到,一心一意用心提高品質. 



訪問了許多面向,享食家也忍不住問嘉銘一個很現實的問題:你至今碰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?嘉銘很坦承地說,就是行銷的問題,講白一點,就是如何把產品賣出去.

採用有機農法的丹參價格高,比起中國生產的乾貨硬是貴上幾倍,在價格考量下,許多人寧可選擇中國丹參,而不是花蓮土產的高質量作物.此外有些中醫師重視道地藥材,嘉銘走訪了些老中醫,有的會偏好選用產於四川的道地藥材.這裡牽涉到了中西醫的醫學理論差異,如何跨過這道牆,讓花蓮的藥材得到更多肯定,則有賴更多的努力與研究.

初步克服了「生產」的問題,很顯然「行銷」的難題才正要展開.享食家向來欣賞努力的人,看到嘉銘努力朝目標邁進,而不是嘴炮說空話,實在是相當感動!很希望大家能提供新點子新創意,讓花蓮在地的中藥材能夠找到出路,這不僅有助於提高台灣農業水準,也能讓國人吃到在地安全的好藥材,是值得我們一同腦力激盪集思廣益的.



最後,可能有人好奇丹參到底在哪呢?其實只要近看,上頭長著紫色小花的就是了!因為近日大雨,有些花枯掉了,不過照片中還是能看到紫色的小花吧,這就是丹參囉!

有興趣的歡迎與嘉銘聯絡!
黃嘉銘
地址: 花蓮縣吉安鄉中央路二段58號
電話: 0972-226-058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